《飞越13号房》反击篇测评:我们不需要虚伪的感恩——手帐测评#335

《飞越13号房》反击篇测评:我们不需要虚伪的感恩——手帐测评#335

《飞越13号房》,是一款由ALT Lab开发的独立真人互动影像游戏,戛然而止的《飞越13号房》感恩篇最后留下了一句“我想我们可以互相重新认识一下了。”,吊足了玩家的胃口。

如今反击篇dlc终于发售,“我”将与这所国际感恩中心的青少年们联手,共同推翻这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和残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学校。

在与同伴一起尝试推翻学校的过程中,“我”渐渐了解到了其他学生来到这里的原因:为调查女友死因而装坏来到这个学校的江弘文;

重新组建家庭而被后妈送入学校的崔楠楠;见义勇为打伤他人被家人送入学校改造的齐淼……在国际感恩中心,每个学生背后都有着难以言表的苦衷。

游戏中出现了许多名场面,比如在终章一:最终的幻想中,家长们面对记者的提问:“曾经对孩子使用过暴力的请举手;只忙自己的事而忽略了孩子的请举手;不懂如何和孩子交流,用言语刺伤过孩子的请举手.”这段剧情以“网瘾之戒”中柴静的采访为原型改编而来。

但正如本章之名《幻想》,现实中家长能否像游戏中一样,因为记者的几次提问而潘然醒悟?家长们喊着“这是为你好”,直接将孩子送进这惨无人道的地狱,不管不问,孩子们在其中被磨灭了人性,却夸赞网瘾学校的好,令人不寒而栗。

不过游戏档案中陈松回答记者的提问:“他们生气我考试作弊,就随便花钱把我丢到这里来改造,他们不也在做父母这件事上作弊吗?”

相比上篇而言,反击篇中角色好感系统的作用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。每名角色对待“我”的态度的差异都可能导致天差地别的结局。正因如此,在每一次做出选择前,玩家要权衡此举对角色的好感产生的影响。

游戏中存在多次特殊的行动选择,在此过程中的选择会导致两名角色对待“我”的态度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。

再加上前言提到的好感系统对于结局的影响,为达成玩家心中最好的结局,可能还需要返回前章节改善角色的好感,来控制剧情走向我们所希望的模样。

国际感恩中心原本的教官离开后,前来接任的是国际感恩中心原来的学生——李教官。她曾经是这个学校的第一批学生。

当年,李教官以优良的成绩从国际感恩中心毕业,却无法适应外界生活,于是选择了回到学校成为教官。在“我们”与李教官对抗的过程中,认为她不过是将自己的痛苦施加在后来人的身上。

然而在剧情结束后,依托档案中的视频,她的形象才真正地被完善。她曾做出了一些被家长视为是错误的行为,从而被家长送入感恩中心矫正。

在矫正后,她认为自己得到了救赎,并坚定不移地认为杨教授是对的。在国际感恩中心被推翻后,她的是非观又一次崩塌。

面对记者提问,她直言道:“如果没有杨教授,社会上那些该死的孩子,就会变成真正的恶魔不是吗?他是杀死恶魔的人,那他就是天使。”李教官的表现反映了这个感恩中心对青年思想的荼毒。

以李教官为代表的众多角色都有着鲜明的形象,正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为他们赋予了灵魂。正如上段提到的她在面对记者提问时抽噎着,声音沙哑。脸上没有明显的泪珠,隐约能看到脸上的泪痕,一系列的细节令李教官的迷茫与不知所措跃然纸上。

杨校长在对学生进行电击治疗时脸上浮现的扭曲的笑容,他的扭曲与变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;面对学生的激怒,杨校长所有的脸部肌肉都在抽搐,整个人轻微的颤抖伴随着急促的呼吸,满脸通红,歇斯底里地呐喊“我电死你!!”他的愤怒一览无遗。

以及杨校长最后一个人在房间里抱着他的电击仪器痴笑:“你求我也没用,感恩也没用。”《飞越13号房》能有如此的感染力,演员精湛的演技功不可没。

反击篇中添加了一些新的玩法。推出了监控、监听系统等一些解密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视觉小说交互性弱的问题。

游戏的结局多样化,演员的演技持续在线,二者结合,保证了《飞越13号房》的游戏质量。制作组在游戏的结尾表示此后还会继续推出新的作品,值得期待。